聚氨酯(塑料)擴鏈劑
分別用M-CDEA和MOCA兩種聚氨酯(塑料)擴鏈劑用于PCL-TDI預聚體和PTMG-TDI預聚體的合成。不同聚氨酯(塑料)擴鏈劑對聚氨酯彈性體性能的影響實驗表明,以M-CDEA作為擴鏈劑,合成聚氨酯彈性體時,其凝膠時間明顯比MOCA作為擴鏈劑的要快,可見M-CDEA的活性要比MOCA高。
因為M-CDEA苯環(huán)上吸電子基團-Cl與氨基的距離較MOCA遠,提高了氨基的反應活性,因而M-CDEA的活性要比MOCA的高。
M-CDEA熔點88~90℃, 白色固體,融化后呈透明液體,隨著溫度的降低,M-CDEA的粘度增大,當溫度在70℃左右時其粘度明顯增加,并且容器掛壁較多,如果繼續(xù)降低溫度,在40℃左右時其流動性降至最低值,但M-CDEA的外觀還是透明液體,反復加熱其顏色的變化影響不大。
由于M-CDEA的反應活性較大,因此應盡量降低M-CDEA的混合溫度和預聚體的溫度,以延長制品的流動性,提高工藝操作性能,通過實驗選用M-CDEA的溫度為75℃,預聚體溫度為80℃左右是適合的。
普通MOCA,淺黃色固體,熔點大于98℃,在高溫或長時間加熱時會氧化,使顏色變深,當溫度降低時會結(jié)晶析出,直至變成黃色固體。如果溫度過低,和預聚體組分混合后會有MOCA析出,在制品內(nèi)部出現(xiàn)雪花狀MOCA晶體,影響制品質(zhì)量和外觀。
PCL+ M-CDEA表示軟段為PCL結(jié)構(gòu)的預聚體和擴鏈劑為M-CDEA制備的PUE,以下如此類推。
不同聚氨酯(塑料)擴鏈劑對聚氨酯彈性體性能的影響實驗。分別用不同擴鏈劑M-CDEA和MOCA與軟段結(jié)構(gòu)為PCL類型預聚體和PTMG型預聚體反應,合成出一系列聚氨酯彈性體。從表-2中還可以看出,以M-CDEA作為擴鏈劑的聚氨酯彈性體其撕裂強度、硬度和回彈比MOCA的要高,并且其耐磨性能要比MOCA的好。
中文名稱:4,4'-亞甲基雙(2-甲基-6-乙基苯胺),擴鏈劑固化劑MMEA
中文別名:二(3-甲基-4-氨基-6-乙基)苯甲烷; 硬化劑MED; 4,4亞甲基雙(2-甲基-6-二乙基苯胺)
4,4'-亞甲基雙(2-甲基-6-乙基苯胺),擴鏈劑固化劑MMEA應用:聚氨酯彈性體、聚脲樹脂固化劑及環(huán)氧樹脂固化劑.
包裝: 25kg/桶
這可能是由于M-CDEA改善了聚氨酯彈性體的微相分離結(jié)構(gòu),促進了軟段和硬段結(jié)構(gòu)的兩相分離,軟段及硬段能夠通過分散聚集形成獨立的微區(qū),從而使軟段相的鏈段運動活性增強,所以其回彈和撕裂強度有所提高,因而提高了聚氨酯彈性體的力學性能。
樣品的重量是3-10mg。試驗運行實在30ml/min的流動速度的氮氣氛以20℃/min的加熱速度從30到600攝氏度下進行的。一個MTS XP 系統(tǒng)的納米硬度測試儀被用來測量聚氨酯分散體系薄膜的機械性能。
在這個試驗中,一個金剛石凹形壓頭在連續(xù)條件下,被壓入待研究材料內(nèi)。壓痕深度與壓頭和待測材料之間的接觸面積有關(guān)。多個壓痕是在薄膜表面的不同位置以固定的載荷形成的。
載荷-位移曲線被記錄出來,并由此可以計算出有效硬度和模量。
X-射線衍射(XRD)實驗直接通過一個日本理學的D/max RINT 2000X射線衍射儀在30KV和20mA和一個銅的K輻射源以4℃/min的速度在5-60°的范圍在薄膜樣品上進行。PUD樣品以薄膜形式測量。薄膜厚度在0.3到1.0mm之間。
薄膜的耐水性和耐二甲苯溶劑性通過以下方法測試。先把干膠塊(5×5mm)預稱重,然后再去離子水中浸泡50h來研究其耐水性,再在二甲苯中浸泡25小時來研究其耐二甲苯性,這些都是在25℃的條件下完成的。在浸泡后,將樣品涂抹在實驗組織上并稱重。溶脹率(吸水)是通過在溶脹樣品中水的質(zhì)量分數(shù)來表征的:
溶脹率=(Ws-Wd)/Wd×100%
在這里Wd是干燥樣品的重量,Ws是溶脹樣品的重量。
水接觸角是通過一臺Phoenix圖像PRO 300的接觸角和表面張力分析儀測定的。數(shù)據(jù)是在一滴雙蒸水滴到薄膜表面后收集到的。至少三次重復測量,并計算接觸角的平均值。分散體系的凍融穩(wěn)定性是通過如下方法計算的:將5ml分散體系的溶液加到一個密封稱量瓶中。稱量瓶首先要放到70℃的對流烘箱里5小時,然后要直接轉(zhuǎn)移到0℃的制冷箱5小時,這就包括了一個典型的測試周期。
文章版權(quán):張家港雅瑞化工有限公司
http://343800.com.cn
